广东出台海洋经济条例,支持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向“蓝海”要生产力、经济建设求新增长点,条例是支持广东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潜力和空间所在。
6月3日,现代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以下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广东会上介绍,出台城市《条例》共七章五十三条,海洋海洋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条例绿色发展、支持开放合作、现代服务保障五方面着手,广东为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据悉,《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5月28日通过,将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广东是海洋大省,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2024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2002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1%、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9%,海洋经济总量连续30年居全国第一。但目前还存在产业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要素保障不充分、海洋环境治理有待加强等制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亟需加强制度保障。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余建红介绍,近年来,我省在培育发展海洋产业、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开展海岸线占补以及海域立体分层设权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做法,有必要进一步总结提炼上升为法规内容。
在聚焦产业发展、推动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方面,《条例》提出,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激发新动能。引导支持电子信息企业向海洋领域拓展,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海洋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巩固提升,支持发展深潜器、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等新型海洋装备。组织开展海洋生物基因、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疫苗和海洋创新药物等关键技术攻关。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组织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关键技术。开展涉海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间无人体系试点,加强低空飞行器在水上救援、海洋巡检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海岛、滨海发展低空经济新兴消费项目。
在提升海洋服务业水平、促进融合发展方面,《条例》提出,完善海洋交通运输网络和多式联运通道,推进老旧港口升级改造,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支持培育现代航运服务机构、建设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航运总部经济,推动国际船舶登记中心、国际船舶锚地服务基地等建设。支持高等级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旅游景区建设,支持邮轮游艇、海上休闲运动、跨岛游等业态发展,优化游艇等船艇管理政务服务,促进粤港澳游艇互认互通,探索建设游艇租赁试点。
在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转型升级方面,《条例》明确培育发展现代渔业产业,支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远洋渔业基地建设,优化近海养殖布局,简化深远海养殖用海审批手续,依法减免海域使用金。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用地用海保障,建立养殖用海审批联动机制,推动同步核发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和水域滩涂养殖证,按照规定推进开展深远海养殖装备登记。
促进创新要素向涉海企业集聚
在“海洋强省”建设中,广东的海洋资源要素保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条例》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不断促进海洋资源高效利用,有效保障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大用海项目加快“下海”。
《条例》提出,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实现陆海统筹。强化规划引领,要求组织编制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和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统筹开发海岸带、近海海域和深远海海域,推进陆海一体化保护和协同发展。实施海岸线分类保护与利用,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推动海洋产业向非沿海地区延伸。加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引导涉海企业集聚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条例》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着力以创新引领我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促进创新体系与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明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涉海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成立海洋创新联盟,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二是加强技术攻关,突破发展瓶颈。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涉海企业集聚,支持企业承担海洋科技攻关项目,强化涉海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涉海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围绕科技前沿开展海洋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三是加强成果转化,打通从研发到中试到量产全流程创新链条。规定健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海洋领域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近年来,广东坚持开发与保护一体推进,加快建设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海域海岛精细化管理持续深化,扎实做好海洋防灾减灾,谱写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篇章。
《条例》持续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严守绿色发展底线,保障生态安全。《条例》规定加强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开发利用空间管控,引导近海高效绿色利用,拓展深远海发展空间,规范无居民海岛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规范有序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促进海洋空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质量。《条例》规定加强涉海自然保护地和各类生态廊道建设,推进典型海洋生态类型的系统保护。加强海洋生态屏障系统性保护修复,建立健全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完善整治修复资金投入机制,推进美丽岸线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划定海岸建筑退缩线,建设体育休闲公共设施,建立海洋垃圾清理制度,加强陆源入海污染控制,开展船舶、港口、海水养殖等污染防治。
此外,《条例》构建全面开放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聚力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从国际合作、粤港澳合作、省际市际合作三个层次作出规定。一方面,规定加强海洋产业、海洋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海洋文化等领域对外交流合作,鼓励支持涉海企业参与境外海洋经济领域投资和海洋资源开发。
另一方面,规定深化与港澳在海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支持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在海洋领域市场准入、产权保护、人才引入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杨娉婧
(责任编辑:休闲)
-
发布者:小宁 浏览量:6730发布时间:2022/4/18 16:43:41 您还在为没有主力大单品着急吗?您还在为公司业务增量不增利着急吗?您还在寻找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能长 ...[详细]
-
3月21日,伴随着一声爆破巨响,由蜀道集团所属川高公司主导投资的乐西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大凉山2号隧道右洞顺利贯通,较计划工期提前6个月,为今年乐西高速美姑至昭觉段54公里分段式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乐西 ...[详细]
-
【十九大时光】河南:创新引领发展 科技赢得未来发布时间:2017-11-04 11:13 来源:豫都网 我要投稿[摘要]党的十八以来,河南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当前,我省科 ...[详细]
-
獨家調查|兩千大CEO看2023:破紀錄九成看壞景氣與中國,還是要加薪|天下雜誌
【2023經濟大預測】87%CEO對2023年景氣不樂觀,是14年調查中最高。全球復甦不如預期,地緣政治是重要因素。好消息是即使如此,企業依然加薪搶人,準備留才過冬。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 ...[详细]
-
1月4日,中国足球协会公布2024赛季职业联赛竞赛日历。为统筹职业联赛、足协杯赛和国家队集训备战安排,中国足协在遵循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竞赛日历的前提下,充分征询俱乐部和会员协会意见,制作完成2024赛季 ...[详细]
-
...[详细]
-
3月15日,全州组织部长会议在西昌召开,回顾总结去年组织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点任务。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州国资委党委书记彭洪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省组织部长会议精神,通报表扬了202 ...[详细]
-
新华全媒+丨隔屏“闻”香 带你“云游”万亩花田 编辑:汤晓雪 来源: ...[详细]
-
33万多人次驾驶员通过北京交管部门“学法减分”新举措成功减分
33万多人次驾驶员通过北京交管部门“学法减分”新举措成功减分 编辑:汤晓雪 ...[详细]
-
●88路、115路率先安装移动支付刷卡机●首批504台公交车近期逐步安装到位●7月30日前覆盖全市300多条公交线路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施赟) 昨日,记者从厦门公交集团获悉,目前,厦门公交集团 ...[详细]